家紡品牌如何引爆流行
目前,許多外貿型的家紡企業開始關注國內市場的銷售提升,紛紛搶代言人,在央視打廣告,可為什么,代言人清了,廣告打了,銷量卻沒有與其快速的增長?
為什么促銷上了,價格降了,售點還是門口羅雀?為什么專賣店開了,就是銷售業績不見起色?
事實上,這是家紡企業面臨的拓展內銷,面臨的共同問題,整個家紡行業的競爭已經步入到了完全同質化競爭狀態,價格戰和促銷戰也此起彼伏。難道產品設計+代言人+廣告+終端=品牌?難道做了完善的整合營銷傳播工作,就代表塑造強勢品牌了嗎?
以往的家紡企業往往關注品牌的推廣和獨到的建設,操作手段雷同,往往事倍功半,一個關鍵性的問題,就是忽略了消費者的認知特點和購買行為的研究,導致了大量的營銷資源被浪費,得不償失。滿足于具體屬性和功能結果的塑造,即便完成了銷售,卻因為未構成價值營銷,而只能變成名牌,而不是品牌!
值得注意的是,家紡企業忽略了一個根本背景:由于不是生活必需品,產品使用周期較長,消費者對此類商品缺少了解和有針對性的需求,,大多數消費者對于大件家紡用品(如:窗簾、床品的套件、地毯等等)的消費還很有限,一般家庭僅備置1—3套就夠了,還不能像服裝、鞋帽那樣隨時更換,只有極少數的家庭能夠定期(1—3年)更換大件的家用紡織品。造成產品銷售出現明顯的淡旺季之分,結婚高峰期、節假日促銷、喬遷裝修期一般是銷售高峰期,其他時段終端售點門可羅雀。這樣的一個普遍現象是許多家紡企業在品牌推廣中,難以解決的難題,單純通過促銷、價格折扣戰也不能引起明顯的需求放大。
那么,就沒有辦法了嗎?以下一些通過消費者認知和行為的研究,或許對你有所啟發:
一、洞察主流消費群購買心理
讓消費者成為你終生的顧客,眾所周知,購買家紡類產品的消費者大多數是女性,女性的購物導向及需求,直接影響整個家居的形象。商品的流行大多是隨女性的審美觀的變化而變化的。對大多數女性來說更關注美麗、年輕以及家庭和諧美滿。對此產生的焦慮值得家紡企業的反復分析,對女性這種特殊的心理焦慮,有些時候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。往往以我為主,在產品的觀念上讓女性消費者接受這一產品所要表達的訴求,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行為。我們不能強求或著要求女性消費者購買我們的產品,接受我們的觀念和文化,恰恰相反,必須迎合他們這樣一種心理,不要試圖改變她,因為那不是我們市場營銷人員做的事情,那是社會心理學家想的問題。我們只要啟動這個心理焦慮過程。讓女性不由自主的按照本能行動,那么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。太太口服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但是他在對女性深層次焦慮,以及情感關懷上似乎沒有做到恰如其分的渲染和烘托。在對女性這樣一個廣大的亞文化群體中,培植自己中是顧客群體,不僅僅在于產品的質量,而在于產品以外的東西,這一點我們往往忽視了,這就是生活形態與價值觀,消費者內在隱藏的事實,它的終極價值,可以歸納為幸福感,它是一種主觀感受,包括對生活條件的滿意感和作為正向情緒的快樂感,人的幸福感受特定的財富狀況、性格、年齡、婚姻狀況和社會支持等因素的影響。
對家紡企業來說,掌握目標消費群這種的特殊的情感,加之利用和放大,是很有必要的,因此在選擇品牌代言人方面選擇諸如劉嘉玲、李嘉欣可以表現某些品牌內涵,但忽視了消費者的感受價值,這些明星都是高高在上,不食人間煙火形象,缺少和消費者深度溝通,與自己內在價值不相吻合的情況出現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的一個“沒有牌子“的家紡品牌無印良品卻日均突起,成為席卷亞洲的知名品牌,原因在于就是他們洞察了消費者的內在需求和價值,在消費者生活形態入手進行深度的實踐,發現眾多的消費者已經厭倦了浮夸攀比的生活方式,向往寧靜節約的生活,因此,無印良品的設計師考慮的不只是一間販賣服飾、雜貨、文具等的一般商店,它更是以「生活型態提案店」來自詡。生活型態提案店,這聽起來有點玄的名稱。消費者到無印良品購物,不再只是購買商品本身,而是品牌背后所欲傳遞的一種簡約、自然、基本的生活型態。當消費者發現原來看似簡單的商品,也可以兼具質感與美感時,本來只要買筆的顧客,可能接下去購買筆記本、衣服、零食、甚至家具等。藉由這些商品,落實了心底原本對簡約生活的向往。例如一般日式零食的包裝,通常是精美且多層次;但無印良品的原料雖是處處精選,用的卻是簡單透明的包裝,以符合其簡約、 自然的基調。
二、打破行業標準,建立深入人心的品牌體系
建立有效的品牌定位和區隔,是家紡企業持久獲得銷量的關鍵。縱觀國內目前家紡企業的品牌運營質量和運作水平,和整個行業發展狀況一樣,基本上還初在草創期,投資不少,成效不大。粗放式的品牌營銷手段,明星代而不言,言而不明,產品款式同質化,傳播推廣模式單一,品牌定位風格的未能得到充分演繹,將直接影響各個家紡品牌在市場中的表現。我們發現目前國內主要的一些家紡企業,盡管已經初步具有的品牌建設的意識,紛紛對自己的品牌和款式進行了定位,如下圖:
但即便在這樣的一個定位基礎上,是否能真正體現了自己獨特的風格,到目前來看,還做得遠遠不夠,差強人意。如博洋這個首先提出“家紡”行業概念的企業,品牌訴求是“生活點精品”,真的做到精品了嗎?很多業內都知道他家的產品,不少是從南通疊石橋進來的大路貨,本來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定位就這樣被糟蹋了,可見經營者品牌觀念還僅僅停留在打打廣告的層面上,忽視了品牌初級運作階段,必須還是以產品品質為基礎的,脫離了產品,只能把浮在上面“品牌”做空,結果是很危險的。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熱點資訊
熱點圖文
“玉娜”--來自“雪都”阿爾泰的駝絨家紡品牌
...
明遠創意生活:亮相首屆“中華織造大會”傳遞東方自然美學
2022年12月30日,首屆“中華織造大會”通過多角度、深層次探討新時代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新思路、新舉措,堅持創造性轉化...
“華彩重現”--夏爾小鎮2023春夏新品發布會云上舉行
12月19日下午,夏爾小鎮(Cieltown)2023年春夏新品發布會在其抖音號舉辦,由夏爾家紡產品總監朱玉玲、設計師李...
羅萊生活發布碳中和愿景,以綠色引領家紡行業可持續發展
8月1日,羅萊生活發布企業碳中和路線圖,力爭在2028年實現碳達峰,2050年實現碳中和。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...
杜絕雙標,公平競爭,成分標注“迭代®滌綸”是維護纖維正常競爭的公平權利
改革開放以來,國外產品陸續進入中國市場,當時他們絕大多數產品質量優秀、技術領先,很多產品無論成分、還是品類,在國內市場還...